• 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
    中文
    English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第十九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

作者:金融学院 审核人: 发布时间: 2025-08-26 点击:

8月22—24日,第十九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金融支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助力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为主题,是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科四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营军,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名誉院长熊德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孙同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80余家单位的200余名师生代表参会。开幕式由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兆磊主持。

刘营军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先驱,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等领域深耕不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格局。今年是学校金融本科专业招生四十周年,刘营军表示,历经四十年的探索,学校金融学科已构建起日益完备的体系,在农村金融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决策咨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他希望以本届论坛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农村金融研究合作体系,携手探索培养复合型农村金融人才新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切实解决实践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为我国农村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南农智慧”,提供更多“南农方案”。

熊德平和孙同全在致辞时,介绍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与行业影响力,并立足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要求和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现状,围绕论坛主题,阐述了本届论坛的意义、目标和期望。

主旨报告由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学院院长张龙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主持。罗必良、何广文、马九杰、熊德平、冯兴元、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周月书分别作《制度是怎样被选择的》《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融政策取向探析》《金融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银行提供非金融服务的重要性与数字时代的模式选择》《城乡融合背景下金融如何支持农业强国》《农业投资的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深化方向》的主旨报告。

圆桌论坛由张龙耀主持,以“中国自主农村金融学知识体系构建”为核心议题,特邀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正平、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西川、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董翀、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小华、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黄倩、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林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与会嘉宾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中国农村金融理论创新、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以及中国农村金融学的自主性、知识性、体系性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构建中国自主农村金融学知识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挑战性,最终形成了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农村金融学知识体系的共识。

本届论坛设置2个专题分论坛和15个平行分论坛。“涉农高校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专题研讨”聚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育,为学科建设提供实践参考。“期刊面对面”搭建起参会者与期刊编辑的沟通桥梁,围绕论文写作规范等展开互动交流,助力学术成果高效转化。

15个平行分论坛围绕金融科技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金融组织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迁、数字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18篇,为农村金融领域学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第十九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由教育部农经教指委农村金融学教研组、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农村金融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投融资研究中心承办。

会议得到《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金融监管研究》《农村金融研究》《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期刊单位的支持。